top of page
Awards & Interests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螢幕擷取畫面 2025-11-10 125854.png

操作型定義

使用ChatGPT動機:學生使用 ChatGPT 學習程式設計的原因

 

自我效能:學生對自己能否有效地使用ChatGPT來學習程式設計的信心與能力判斷,包括操作ChatGPT、判斷其答案品質、修正錯誤等能力。

 

程式設計素養:學生自身的程式語言能力,包刮邏輯判斷、解題、應用。

 

信任:學生對 ChatGPT 提供的程式相關資訊或建議的可靠程度評價,包括對 ChatGPT 回應的真實性、客觀性、隱私保護能力的信任程度。

 

學習成效:學生在使用 ChatGPT 後,對程式設計相關知識的理解、作業表現、時間效率與整體學習成果是否有正向影響的主觀感受與評估

研究假設:

H1:使用ChatGPT動機對自我效能有正向影響
  當學生使用ChatGPT的動機越強烈,代表對於透過AI輔助學習的興趣與投入度較高。這樣的主動學習行為有助於提升其面對學習挑戰的信心與自我掌控感。當學生能從ChatGPT獲得即時回饋與支持,進而克服學習困難時,其自我效能將隨之增強。因此,本假設旨在探討使用ChatGPT動機是否能正向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

 

H2:使用ChatGPT動機對程式設計素養有正向影響
  當學生積極使用ChatGPT協助程式設計學習時,能透過與AI互動的過程快速獲取知識、修正錯誤並強化邏輯思考。這種動機驅使的主動學習行為可促進學生在語法理解、問題拆解與程式撰寫等能力上的提升。隨著使用頻率與深度的增加,學生的程式設計素養亦會隨之進步。因此,本假設提出使用ChatGPT動機對程式設計素養具有正向影響。

 

H3:使用ChatGPT動機對信任有正向影響
  學生若頻繁且有目的地使用ChatGPT,會在互動過程中逐漸建立對其資訊可靠性、回應品質與學習支援能力的信任感。當學生感受到ChatGPT能有效解決學習疑問並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時,其對系統的信任度將顯著提高。因此,本假設旨在驗證使用ChatGPT動機與學生信任程度之間的正向關聯。

 

H4:使用ChatGPT動機對成效有正向影響
  當學生對使用ChatGPT學習的動機越高,其投入學習活動的程度與持續性也越強,進而促進學習成果的提升。特別是在程式學習情境中,ChatGPT能提供即時協助與多元範例,使學生能更快理解抽象概念並應用於實作。本假設旨在探討使用ChatGPT動機是否能直接提升學習成效。

 

H5:自我效能對成效有正向影響
  具高自我效能的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並在遇到困難時持續嘗試與解決問題。這種積極的心理特質促進學習投入與策略使用,進而提升學習成果。因此,本假設提出自我效能對學習成效具有正向影響。

 

H6:程式設計素養對成效有正向影響
  學生若具備良好的程式設計素養,能更有效率地理解課程內容、應用知識並解決實際問題。當基礎知識與技能提升後,其學習成果與表現亦會明顯改善。因此,本假設認為程式設計素養對學習成效具有正向影響。

 

H7:信任對成效有正向影響
  當學生信任ChatGPT的回應品質與輔助功能時,會更願意依賴其作為學習工具,並積極運用其提供的建議與範例。這種信任感能提升學習效率與滿意度,進而促進整體學習成效。因此,本假設指出信任對成效具有正向影響。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30屆專題裝作報告ZF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