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相關文獻探討

一、使用動機

學生使用 ChatGPT 的動機已從單純追求便利轉向補足課堂不足與提升學習掌控感。研究顯示,學生會利用 ChatGPT 取得即時回饋並獲得多元觀點,特別是在程式與研究型課程中能提升理解與學習主動性(Chang, 2024)。此外,有學者發現生成式 AI 的互動性亦能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使其在不限時空的對話中培養持續學習的興趣與信心(Shahat et al., 2025;Yilmaz et al., 2023)。

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程式學習成效的關鍵心理因素。Kantathanawat 等人(2023)認為,高自我效能能提升學生的堅持力與表現。而在 AI 介入後,ChatGPT 所提供的即時指引與錯誤修正機制,有助於學生累積成就感並降低學習焦慮(Yilmaz et al., 2023)。這種循環式回饋能強化學生的掌控感,進而提升其「我能做到」的信念。

三、程式設計素養

程式設計素養包括邏輯推理、演算法思維與問題分析能力,而這些能力在 AI 支援下能更有效地被強化。Li 等人(2025)指出,高程式素養的學生更能掌握問題本質。ChatGPT 可提供即時示例與回饋,有助於培養計算思維並加速概念理解(Liao et al., 2024)。此外,研究亦強調 AI 扮演認知鷹架角色,能引導學生從模仿進展至創造(Chen et al., 2024),並透過除錯與解釋過程提升高層次思考(Hsu, 2025)。

四、信任

學者普遍認為,信任是影響學生使用生成式 AI 的核心因素之一。當學生認為 ChatGPT 提供的回應具正確性、透明度與一致性時,會提升其依賴程度與使用意願(Choudhury & Shamszare, 2023)。然而,若 AI 回答不一致或出現錯誤,可能削弱學生的信任(Nazaretsky et al., 2025)。此外,教師與學生對信任來源的期待不同:教師重視倫理與透明度,學生重視互動品質與即時性(Frank et al., 2025)。

五、學習成效

ChatGPT 能提升學生的理解深度、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習反思(Chang, 2025)。使用 AI 的學生在成績、自主性與滿意度上普遍表現較佳(Jin Wang & Fan, 2025)。然而,若學生僅依賴 AI 產生答案,可能降低批判性思考(Yilmaz & Karaoglan Yilmaz, 2023)。為此,Chen 提出「錯誤導向反思學習」策略,透過分析 AI 的錯誤來促進深度思考與知識內化(Chen et al., 2025)。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30屆專題裝作報告ZF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