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的動機源於在工業 4.0 時代,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教育、科學研究等許多領域打開了新的大門。該領域廣泛應用的典型AI工具之一是Chat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在2018年,OpenAI 發佈了第一 個 GPT 模 型,GPT 是一種基於Transformer 模型的語言生成模型(ChatGPT: optimizing language models for dialogue, 2022 Nov 30)。GPT模型使用無監督學習,利用來自線上資源,包括書籍、文章、網站等的大量資料進行訓練。ChatGPT 從不同的語言輸入會自動產生相對應的文字。

        ChatGPT 在學生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不斷的增長。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ChatGPT 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對程式學習的學生,ChatGPT 能解答學生的問題,提供程式碼範例並説明内容,進而指導學生解決問題。ChatGPT 能提供即時的幫助及反饋,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不受制於傳統教學模型限制(葉永鍵,2024)。

        ChatGPT 也產生了一些潛在的問題,包括:作弊、學習不誠實、過度依賴AI工具,從而削弱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邱子峻,2024)。有研究指出,對學習抱持有積極態度的學生更多會將 ChatGPT 視為學習輔助工具,而非完成作業的捷徑(蔣依妏,2024),這些學生通常會利用 ChatGPT 進行程式錯誤排除、邏輯推導,以及學習程式設計的最佳實踐。相反有一些學生對 ChatGPT 生成的答案會產生疑惑,特別是擔心 AI 生成的資料可能有誤或根本不存在,這促使他們以批判性的態度使用,將其視為一個需要驗證的工具(Fadoua et al,2024)。因此學生對ChatGPT的接受程度和態度是影響其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對於應用程式技術程度較高的學生對使用 ChatGPT 的態度影響甚大,他們更能掌握 ChatGPT 更高級的運用方式,例如將官方文件或課本進行交叉比對,但是對於應用程式技術程度較低的學生則可能完全依賴ChatGPT,而忽略獨立思考學習的重要性。在解決複雜演算法或數據結構這類的問題時,更能突顯出ChatGPT 在提升程式設計的學習效果(胡昭民,2023)。有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基礎程式設計與執行比較簡單語法的過程中,ChatGPT 能逐步的提供指導,這樣的功能可以減少初學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失敗所帶來的挫折(廖俊諭,2024;嚴喆安,2024;呂毅隆,2024)。根據邱子峻的研究,過度依賴ChatGPT 可能會降低學生們解決問題與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是在需要運用創造性或高階方案的情境中(邱子峻,2024)。因此,導師應該指導學生將ChatGPT作為輔助工具,而非取代自我獨立思考的工具。

       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 ChatGPT 的態度和看法將有助於學生提升學習成效,而不是使用 ChatGPT 來應付學習。為了進一步研究“大學生對 ChatGPT 提供之答案的態度對學習成效提升之影響”我們對以程式學習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人工智慧工具 ChatGPT 的目的和態度進行調查。透過分析本次調查的結果,我們希望能夠了解學生使用ChatGPT時的意圖和態度。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30屆專題裝作報告ZF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