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bstract Background_edited.jpg

線性迴歸分析

為了解所設立的研究假說是否成立,本研究透過回歸分析來驗證這些假說,各回歸式的實證結果列於表8。從表中的R平方/調整後R平方的數值來看,其模型街友相當之解釋力,其次,從第4條回歸式的方差膨脹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來看,各迴歸模型的VIF值介於1至1.4之間,顯示變數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根據表8的結果來看,以使用ChatGPT動機構面為自變數,其他構面為應變數的前3條回歸結果的係數皆為正向顯著,顯示若大學生使用ChatGPT動機越高,則其對自我效能、程式設計素養、及新人也會越高,顯示回歸結果H1、H2及H3成立。

      其次從第4條回歸結果顯示,以學習成效為應變數的回歸模型:使用 ChatGPT 動機(H4)與信任(H6)對學習成效皆呈正向且顯著影響(p < .001及 p < .05),因此兩項假設成立,自我效能(H5)與程式設計素養(H7)雖呈正向,但未達顯著水準,故兩項假設不成立;此外,控制變項(性別、年齡、年級、科系、使用頻率及ChatGPT版本)在各模型中亦多未呈現顯著影響,與先前ANOVA分析結果一致。

螢幕擷取畫面 2025-11-11 190422.png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30屆專題裝作報告ZF2

bottom of page